2月20日,中国科大北京校友DeepSeek沙龙将在中关村举行,北京校友会邀请杨耀东(0906,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)、郑书新(1023,中国科大-微软联合培养博士,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)、齐炜祯(1511,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科大-微软联培博士 | 北京校友会理事)、银大成(1506,腾讯高级研究员,中国科大-微软联合培养博士)、冷燚冲(1502,中国科大-微软联培博士生)等5位校友,为我们解码DeepSeek,欢迎中国科大校友报名参加。
沙龙时间:2025年2月20日(周四),18:30
沙龙地点: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200米内(报名后Email通知具体地点)
沙龙主题:解码DeepSeek
摘要:活动分为演讲报告和座谈讨论两部分。嘉宾先简要介绍DeepSeek的技术拆解和主要提升、当前科研界的大模型除DeepSeek外的发展情况,以及新的思考能力的模型对后续各个产业的影响。接着,嘉宾们对多模态大模型、技术发展预测、瓶颈和落地进展等进行讨论。讨论后进行自由问答。
暂定议程:
18:30-20:00 嘉宾报告
1、齐炜祯:DeepSeek技术拆解;
2、杨耀东:实验室的学术进展;
3、郑书新:DeepSeek给产业的启示;
20:00-20:40 嘉宾讨论
20:40-21:10 校友提问
主办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校友会
收费与捐赠建议:
鼓励您成为中国科大北京校友会的会员,将享有参与我们(北京校友会与新创基金会)主办的校友活动的优先权+显著折扣。即本年度中,无论北京与中国内地,您报名参与前述机构组织的校友活动,都将享有优先报名的权利。
非会员报名,视为旁听。提问等权利或受限。因有会员批评,校友拒绝成为会员却享有同等的提问互动权利,这对会员的忠诚不公平。
一、深造校友:在中科院、清华、北大等高校深造(仅限未参加过工作的在读学生)
1)会员:66元
2)非会员:99元(仅报名活动,暂不缴会费,不享有会员权益)
3)缴纳会费成为会员并报名:126元,66元报名+60元成为会员
二、工作校友:
1)会员:128元
2)非会员:228 (仅报名活动,暂不缴会费,不享有会员权益)
3)缴纳会费成为会员并报名:328元,128元报名+200元成为会员
收费标准:128元。因场地有限,且我们需要向场地方提前一天报备参会人员名单,请在2月19日14点前尽快报名,组织者保留视报名多少,随时多次、无预警动用价格杠杆,以控制流量的权力。也即越在临近截止时报名,交费可能越多。组织者保留突然无预警关闭报名的权利。
报名方式:扫描二维码报名(仅报名表提交、交费成功有效)
报名截止:北京时间2025年2月19日14点。如报名达到预计人数,我们可能提前无预警关闭报名渠道!
空降与现场收费:因组织难度,场地方需要提前报备人员信息才可进入,我们不接受现场报名。
免责声明:活动地址将通过报名Email发送,请务必确认Email正确且及时查收邮件通知。组织者人员有限,且较匆忙,无法确保电话或短信通知,甚至费时查找其他邮件地址。如因未能及时收到地点而造成未能参加活动,组织者保留不退费的权利。一经交费,概不退费。
出席对象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师生;所有人需提前报名,报名核查身份无误后将发送活动通知邮件。
因安全原因与身份无法核实,组织者将婉拒社会人士入场(无论是否已交费,对于未经组织者同意擅自交费的行为,组织者无义务退回)。
携外校友人可否:因场地有限与安全原因,活动仅向中国科大校友开放。
知情同意:本次活动,为确保嘉宾发言内容的细节不传播或被误解,我们决定本次活动形式为闭门会议。所有与会者视同同意遵守以下纪律。
1)本次活动不直播,也不对外公布演讲嘉宾的报告材料等。所有出席者不得通过任何设备直播会议情况;
2)在主题演讲期间,本次活动未经组织者书面许可,任何出席者不得录音、录像、摄影(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手机与相机)。出席者应同意不对外传播闭门会议的技术内容(含观点及预测);
3)本次活动可能由组织者安排有限情境下的摄影,但组织者同样将不拍摄技术内容(含观点及预测),活动后新闻发布不涉技术内容(含观点及预测)。
杨耀东,0906,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
杨耀东博士,0906校友,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(博雅学者)、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。国家人社部高层次人才计划、国家优青(海外)、中国科协青年托举计划获得者。研究方向为智能体交互与对齐,科研领域涵盖强化学习、AI对齐、多智能体学习、具身智能。发表AI领域顶会顶刊论文一百余篇,谷歌引用七千余次,曾获最佳论文/提名奖3次,学术新星奖2次。带领团队研发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首登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,主导Baichuan2、鹏城脑海33B、香港HKGAI大模型对齐与开源工作。
郑书新,1023,中国科大-微软联合培养博士,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
郑书新博士,1023校友,中国科大-微软联合培养博士,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,国家人工智能学院(北京)战略规划办公室主任,中科院企业导师,《AI for Science》期刊副主编。前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,微软科学基础模型负责人,多项人工智能世界冠军,训练了迄今最大的科学大模型。郑书新博士在清华大学、中科院和微软人工智能学院等担任客座讲师,长期讲授《机器学习方法与应用基础》和《高等机器学习》等课程。
齐炜祯,1511,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科大-微软联培博士
齐炜祯博士,1511校友,19-24年中国科大-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。学术方向为自然语言生成与预训练。在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,论文被引用次数2300,h因子15。自然语言生成预训练模型ProphetNet及BANG部署于必应广告推荐的多国市场,显著提升广告营收,被京东研究院、三星研究院等使用。ProphetNet-X的中文对话模型曾被部署于小冰的聊天系统。与微软工程院合作进行GPT的部署加速并发表论文。参与XGLUE、GLGE评测榜单的制定。Visual ChatGPT是第一篇使用ChatGPT作为逻辑控制中心进行工具调用,以完成复杂视觉相关对话任务的论文。ProphetNet提出的未来词元预测是DeepSeek V3区别于之前工作的核心改进机制。是EMNLP、ACL等学术会议审稿人。科大北京校友会理事。
银大成,1506,腾讯高级研究员,中国科大-微软联合培养博士
银大成博士,1506校友。高中毕业于哈师大附中,高二获得全国物理竞赛黑龙江省赛区第一名。2015年进入中国科大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英才班。2019年本科毕业,入选“中国科大-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”计划,主攻多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方向,在 ICLR,CVPR,NeurIPS等顶会发表论文10篇,担任ICLR,NeurIPS等国际顶级会议的审稿人。202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腾讯,现任高级研究员,负责多模态大模型的核心算法研发以及产业应用落地。
冷燚冲,1502,中国科大-微软联培博士生
冷燚冲,1502校友,中国科大-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,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大模型,语音对话系统以及生成模型。他在月之暗面深度参与了类GPT-4o的语音对话模型的研发,博士期间的多项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的技术上线微软产品。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0余篇论文,参与了开源项目Qwen2-Audio,谷歌引用超过1300次。
2025-02-17 上一篇: 勿信捐款返利!关于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 维护慈善良好环境的公告 下一篇: 解码DeepSeek!2月20日北京校友沙龙通知